積極預防糖尿病之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平時若不重視養生調攝,則因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不足,很容易產生併發症,例如腎病變,有許多糖尿病患引起腎衰竭;眼睛病變引起失明;神經系統病變;足部病變、微血管阻塞局部供氧不足、白血球功能低落而容易感染細菌,嚴重者造成截肢之痛,甚至有生命危險。
可怕的糖尿病之併發症應積極預防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據醫療學術界的研究報告,認為致病因素有下列幾種:一、遺傳;二、肥胖;三、飲食不節;四、病毒感染;五、妊娠;六、精神環境等。
中醫學對糖尿病的發現與認識,早在漢朝時代,已有所發明,其不用糖尿病名之,而以三消病稱之,是更符合病情的表達,也認為有諸多因素致臟腑功能受損,體內津液(指一切營養物質、水份)慢性耗損,引起津枯燥熱而復損臟腑,如此惡性循環,是其病理機轉,造成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出了問題,故有「三消皆燥熱為患」之說。
糖尿病患者平時若不重視養生調攝,則因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不足,很容易產生併發症,例如(一)腎病變,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和氮質血症,每年有許多糖尿病患引起腎衰竭,必需靠洗腎來維持生命。(二)眼睛病變會引起失明。(三)神經系統病變的證狀繁多,如肌肉萎縮、力量失衡兩腳無力、手腳麻或刺痛、對溫度感覺遲鈍等等。(四)足部病變腳麻木、腳的皮膚色變暗黑、乾燥裂、微血管阻塞局部供氧不足、白血球功能低落而容易感染細菌,小有傷口就不易癒合引起傷口潰瘍或成壞疽,嚴重者造成截肢之痛,甚至有生命危險。
中西醫兼治掌控糖尿病成效斐然
中醫藥對糖尿病具有整體調節防病在先之優點,通過中醫傳統診療辨證論治法則,明瞭臟腑之陰陽、氣血、寒熱、虛實、又看各人體質異同來對症用藥,人有同病治不同方,所以千萬不可隨便服用偏方,以免事得其反或延誤病情。
筆者於1987年至1992年兩度到中國北京廣安門醫院(當時該院為全中國最大中醫院)作短期有關糖尿病臨床研究,向該院國寶級老中醫師請益。該院對糖尿病應用中西醫結合調治,做中西藥對照臨床試驗研究,其成果令人滿意。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要積極用中醫藥治本清源,整體調養,強化身體各部機能,同時以西藥控制血糖值及高血壓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以取得暫時的平衡,加上中藥調治於養陰清熱或兼健脾化溫,補腎養肝,補益氣血等法,以達致中和之功。
從臨床證明調治糖尿病有效之方藥很多,略為簡介有:腎氣丸、玉泉丸、六味地黃丸、白虎加人參湯,還有許多上藥可證選用的,如人參、西洋參、丹參、玄參天冬、地黃、山藥、石斛、冬蟲夏草、女貞子、茯苓、黃連……等,限於篇幅,在此不作詳細用法說明。
眾所皆知預防重於治療,但一般人欠缺恒心實踐罷了,我們的老祖宗已有正確的預防醫學觀念,「黃帝內經」記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不亦晚乎。又曰: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也,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這是提示醫生和病人都要「安不忘危,預防諸病」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