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症候群的中醫治療及保健
經前症候群的中醫治療及保健 洪淑英醫師
根據調查顯示,婦女在經前或經期出現一種或數種體徵或情緒症狀者佔30%~80%,但嚴重影響生活或工作者佔2%~10%,臨床上以20~30歲婦女較為常見,約佔89%,但亦可見於30~40歲以上之婦女。
何謂經前期緊張綜合徵?
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又稱經前症候群,即婦女在月經來潮前7~14天開始,經前2~3天加重,出現緊張、壓抑、易怒、失眠、煩躁、頭痛、腹脹、腹痛、腹瀉、口瘡、水腫、疲勞、乳房脹痛等一系列之症狀,而無乳房疾患,月經來潮後症狀可消除者,即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又稱為經前期緊張症或經期不適。
臨床表現
經前7~10天開始出現症狀,日漸加重,直至月經來後症狀消失,較重者可遷延較久。
1.精神症狀:不同程度的乏力,精神緊張、抑鬱、憂慮、煩躁、易激動,甚至無原因的哭泣或大怒,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遲鈍、孤僻、不願理睬人。
2.乳房脹痛:乳房腫脹疼痛,甚至乳頭刺痛不能觸摸。
3.水腫:經前體重明顯增加,常見手指、踝部及眼臉或全身浮腫,嚴重者可見腹壁明顯水腫。
4.疼痛:經前出現明顯頭痛、下腹痛,腰骶部及周身痠痛。
5.月經失調:常為經行不暢,經量或多或少,經期延長。
6.其它症狀: (1)胃腸症狀:腹脹、噁心嘔吐、泄瀉、食慾不振或食欲增加、嗜甜食。(2)皮膚症狀:滲出性皮炎、蕁麻疹及痤瘡樣瘡等。(3)粘膜病變:如舌炎、頰部粘膜潰瘍,偶有外陰潰瘍及陰道痛癢。
上述症狀並非每個患者都具備,輕重程度亦不相同,常會有某些突出症狀,但是症狀的出現與消失同月經的關係是基本恆定的。
經前期緊張綜合徵應如何治療?
- 肝鬱氣滯型:治宜疏肝解鬱、理氣清熱。方用柴胡疏肝散、丹梔消遙散加減。
- 肝腎陰虛型:治宜滋補肝腎,平肝降火。方選一貫煎、杞菊地黃湯加減。
- 脾腎陽虛型:治宜溫腎健脾、化濕利水。方用健固湯、参苓白朮散、苓桂朮甘湯加減。
- 心火亢盛型: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方用生脈散、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加減。
- 氣血雙虛型:治宜養血益氣、調合營衛。方用當歸補血湯或補中益氣湯、歸脾湯加減。
- 氣滯血瘀型:治宜活血調氣、化瘀通絡。方用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生化湯加減。
如何獲取遠期療效,減少復發
經前期緊張綜合徴由於與月經周期有關,多因激素水平失調,內分泌不平衡引起,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多數患者因為臨床輕微,往往忽視治療或僅給予短暫的藥物對症處理。而藥物對症處理僅能緩解臨床症狀,難以獲取遠期療效和控制復發。因此藥物治療方面,尤其是中醫治療方面,應重視給予足夠的療程,在症狀緩解或消除後,應繼續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鞏固治療月經3個周期。並且要重視非發作期(即緩解期)的治療,以求徹底調整體內內分泌平衡,使之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在月經前期以控制症狀,治標為主。在症狀緩解期,應注重調整內分泌,審證求因,治本為主。治病與調整很好地加以結合,將會大大提高遠期臨床療效,減少復發。
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如何預防?
根據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可能發生的原因,預防應採用以下措施:
- 首先應控制精神神經症狀。除定時服用醫生所給的葯物外,還要加強身心鍛鍊,學會自我控制,進行晨間運動,如慢跑、體操、打太極拳等。
- 合理安排好工作、學習、娛樂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心情愉快。
- 注意營養的全面攝入,特別對體質虛弱者更應重視。從經前1~2週起,應吃低鹽和少鹽飲食,多吃蔬菜,多喝水。特別應多吃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苦菜等,可以使緊張的心理鬆弛下來,並有助於大腦皮層消除疲勞,具有良好的調節神經、清心除煩、醒腦提神的作用。
保健藥膳
1.橘皮粥:橘皮20g、粳米100g。將橘皮先煎取汁去渣,後加入粳米煮粥飲。
用於經行乳脹、情志異常患者。
2.核桃山楂菊花茶
核桃仁125g、山楂60g、菊花15g、白糖果150g,煎汁1000ml,代茶頻飲。
用於經行眩暈、頭痛患者。
3.参棗米飯
黨参25g、大棗50g、糯米250g、白糖果100g,黨参、大棗同煮取汁50g,將大棗放於碗底,上放糯米蒸飯,熟後加糖食。
用於經行泄瀉,浮腫患者。
4.鬱金馬蹄茅根飲
鬱金12g、馬蹄60g、茅根30g、冰糖30g。將鬱金、馬蹄、茅根同放入鍋內加水1000ml,中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融化,可頻頻飲用。
用於肝經鬱熱型經前期緊張綜合徴。
5.清蒸三斑魚
三斑魚去內臟,洗淨瀝乾水分,放入生薑、陳皮,加適量生油,隔水蒸10分鐘,倒去魚汁。燒熱油鍋,稍爆生薑絲,將熱油淋上魚面,倒入純醬油,即可食用。
中醫治療經前期緊張綜合徵方法多種多樣,有傳統的辨證施治,有單方,驗方,有針灸、按摩,有敷貼、拔罐療法,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在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的緩解期,中醫治療具有明顯的優勢,可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進行有效治療。如情志改變為主者,可著重疏肝解鬱,並輔以精神調養。若以浮腫、泄瀉、嘔吐症狀為主者,可著重養肝健脾。總之應分清疾病的標本虛實,或補虛扶正,或扶正祛邪,根據病情有所側重,都能收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