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醫訊

落枕針灸治療之臨床驗案

 落枕針灸治療之臨床驗案   林立昌醫師

      落枕,比較常見於睡醒後頸部僵硬轉動困難,並且發生疼痛,有時低頭抬頭也痛,頸部容易偏向單側,嚴重時肩胛與背部的肌肉會緊繃與疼痛,並且在患處的肌肉按壓時會更痛。西醫病名為急性頸部肌肉拉傷或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是臨床常見的頸部軟組織損傷之一。落枕常見頸部肌肉與韌帶組織長時間過度伸展扭轉,頸部肌肉群拉傷發炎,或者頸椎小面關節錯位而導致頸部僵直性痙攣疼痛。而造成落枕的原因常見如下:

1、急性頸部肌肉扭拉傷:與睡眠無關,如車禍、運動或搬重物等頸部突受外力傷害所引起的急性頸部肌肉扭傷或頸椎小面關節錯位。

2、慢性頸部肌肉扭拉傷:低頭族(久看電腦、看書、滑手機),單側常背重物,長期姿勢不良,平時坐姿或站姿時頸部前傾,造成肩頸肌肉僵硬緊繃,使用不適合高度或硬度的枕頭,或者睡眠時姿勢不良,故起床後容易發生落枕。

3、外感風寒型:受到寒邪侵襲,脈常見浮弦或浮緩,肩頸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少,因此容易造成頸部的肌肉僵硬或發炎而發生落枕,若遇天冷或吹冷氣時則會加重症狀。

4、素體偏虛:常見肝腎陰虛或血虛者,因筋失濡養,故容易發生落枕。

一、驗案說明:

1、時間:110/6/17 病歷號:180xxx,男,黃先生,23歲

2、主訴:左側落枕兩週

左側頸部轉動困難並疼痛兩週,左頸部按壓亦疼痛,走路較久時會腰痛已一個多月,平時工作會搬重物,二便平、納可、眠可

3、舌診:舌型正常,舌淡紅薄白苔

4、脈診:肺、脾、心、肝脈:虛脈,腎陽、腎陰脈:虛脈無力

5、診斷:西醫: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中醫:落枕(失枕)

6、病因:

患者可能因工作常搬重物造成慢性頸部肌肉扭拉傷 ,又睡覺時姿勢不良導致落枕的發生。

7、病機:

因慢性勞損等因素,造成頸部肌群在長時間處於過度扭轉情況而痙孿,氣血凝滯而經絡痺阻不通,故頸部僵硬、筋脈拘急而疼痛,遂發本病。

   證型:瘀阻脈絡

8、治則:疏筋活血

9、針灸處方:中渚、後谿、腕骨、水泉、束骨、丘墟,以上選擇6個穴道。

10、針灸處方解析:

用丘墟、水泉來活血止痛,中渚、後谿、腕骨、束骨疏筋活絡,用以上六個穴道共有疏筋活血的功效。

11、治療經過:

初診:6/17 當天晚上針灸健側上述6個穴道,患處用電療,另請患者配合作動氣療法。

2診:6/21 患者說明,前次針灸後,落枕症狀即緩解很多,並且也沒有腰痛了,但今天早上起床時,發現左頸僵硬轉動困難變得更痛,每次轉頭就覺得疼痛難耐、肌肉緊縮成一團的感覺,落枕症狀比6/17來看診前更嚴重,故再來針灸。

(1)脈診:肺、心脈:浮虛脈,脾、肝脈:虛脈,腎陽、腎陰脈:虛脈無力

(2)病因:患者可能因工作勞累且加上夜晚吹冷氣,導致風寒外襲致頸部經絡氣血凝滯而閉阻不通,故而頸部僵硬,轉動更疼痛。

(3)病機:因患者肺脈、心脈上浮,故有受到風寒外邪侵入,再追問患者是否有感冒症狀時,患者說明來看診前1小時,開始有喉嚨癢,會咳嗽的症狀。

證型:風寒閉阻

(4)治則:袪風散寒,疏筋活血

(5)針灸處方:

   同6/17針方6個穴道,再加雙列缺,健側俠白3穴,以上共9個穴道。患處用電療,並請患者配合作動氣療法。

(6)針灸處方解析:

   針方中,以列缺去除肺脈的風寒,而用後谿、腕骨、中渚去除心脈的風寒,用俠白、丘墟、水泉來活血,列缺、中渚、後谿、腕骨、束骨疏筋活絡,用以上9個穴道共有袪風散寒,疏筋活血的功效。

3診:6/22  患者告知昨天針灸後,頸部轉動即恢復正常,也完全不疼痛了,此次想來針灸之前的右鼠蹊部緊繃與疼痛的問題。

二、驗案討論:

1、患者6/17第1次來針灸已發生兩週的落枕時,針灸後有緩解很多,但並未完全好,但5天後,6/22早起時,反而落枕變得更嚴重,由於此次患者的肺脈、心脈上浮,這顯示患者此次落枕主要是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因頸部患處的足太陽膀胱經為三陽之表,諸陽之會,若是肺脈受到風寒邪氣侵襲的話,常容易首犯頸部的足太陽膀胱經,因寒邪會外束肌表,阻礙經絡的氣血運行而造成落枕。

2、針方討論:

患者6/22落枕的情況很明顯地更嚴重,若仍延用6/17時相同的針方的話,則針灸後雖可能會緩解,但應會小於6/17針灸後的緩解程度,故更不可能針灸一次後即痊癒。但實際上6/22針灸落枕卻可以一次痊癒的原因,主要是針方中增加了肺經的穴道列缺與俠白穴,在去除侵犯肺脈的風寒後,則落枕當下痊癒。中醫有句話說:「頭項尋列缺」。亦即頭頸部的問題,例如落枕,肺經的列缺穴可以優先考慮選用的。但臨床上不是每一次落枕,針灸列缺穴都會是顯效的,由此驗案來看,若是落枕是由肺脈受到風寒所引發時,則針灸列缺穴可能才會有顯效。此外中醫的臟腑別通理論上有說:「肺與膀胱通」,亦即針灸肺經穴道也能有起到治療膀胱經的效果,由此驗案上能體會到,這或許與脈象有關,亦即肺脈受到風寒,造成頸部膀胱經的病變時,針灸肺經的解表穴才可能會起到治療膀胱經的功效。

3、預防與保健

(1)第一天落枕,若頸部有感覺腫脹的急性期時,可先冰敷10-15分鐘,第二天可熱敷10-15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患處可以用疏筋活血的膏藥貼布,以促進血液循環,以減輕症狀。

(3)落枕急性期,不可強迫頸部轉動,以免造成頸部肌肉發炎情況加重。在緩解期疼痛減輕時,宜先熱敷後,之後可適度進行頸部伸展運動:

首先將頸部慢慢轉向患側至有疼痛感即停止,之後再點頭向下3~5秒,然後頭仰起3~5秒,以上重覆約3~5次,期間可緩慢增加頸部轉動的幅度,以上需循序漸進不可勉強。   

(4)頸下需放枕頭睡眠,留意睡姿,不可趴睡。

(5)枕頭約一個拳頭高度,勿太硬或太軟,能適當地支撐頸部,避免懸空。

(6)避免風扇或冷氣直接對人吹,頸部注意保暖,以免寒氣侵襲,脈絡阻滯而發生落枕。

(7)低頭族平日應注意維持正確的頸部姿勢,保持脖子內收姿勢,避免過度的頸部伸展,避免維持單一姿勢時間過久,以防局部缺血,最好每30分鐘活動頸部、肩膀。平時可做規律的運動,促進肩頸血液循環,減少落枕機會。

(8)保持生活作息的正常,避免久坐,建議每小時,可站起來活動幾分鐘,並進行一些肩頸部的簡單伸展運動:例如旋轉、後仰、前點頸部或者旋轉肩膀等活動。

三、結論

    落枕,可能因長期姿勢不良、睡姿不當或受到風寒而引發頸部的慢性勞損。而以西醫治療來說,主要用抗發炎、鎮痛解熱藥物治療,嚴重時可能要注射止痛麻醉藥。雖然症狀能快速緩解,但只能暫時治標,尤其對於風寒引發的落枕來說,西藥是難以從根本解決風寒的問題。而中醫治療可用針灸或中藥,以舒筋活血或袪風散寒等針灸穴位或中藥為主,都可對落枕起到改善效果。若是患者落枕反覆發生,而素體偏向肝腎兩虛時,可選用一些補益肝腎的中藥,來改善患者的體質,以降低發生落枕的機會。反之若是不去治療落枕時,雖然有些患者可能1至2週後能夠自行緩解,但之後可能發生落枕的頻率變高。所以儘早治療能夠縮短病程之外,更能減少反覆發作的機會。此外患者平時也需留意自己的頸部的正確姿勢避免過度勞損,並注意頸部保暖,以防止落枕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