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青春不要痘 斬草難除根 春風吹又生
愛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性,特別是年輕的小姐、太太們,誰也不能例外。她們最注意保護自己,尤其對於皮膚的保養更是盡心盡力,可是有一種皮膚病卻偏偏和小姐們作對,專長在那視若命根的臉孔上,這種皮膚病就是青春痘。
醫學上的名稱是〝尋常性痤瘡〞,只不過一般人用慣了〝青春痘〞這個名詞,所以真正的名稱反倒不為人所注意。
青春痘的正式醫學名稱是尋常性痤瘡,也有人稱之為面皰、粉刺。罹患年齡一般以20~35歲最多,不過小孩、停經前或婚後的婦女,甚至誤用藥物的老人,都有可能發生痤瘡。
根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人曾經或多或少長過痤瘡,這種皮膚病的罹患率確實相當可觀。
病因
現代醫學認為痤瘡與個人的體質、睡眠、情緒、飲食、生活習慣、新陳代謝等都有關係。 一般說來,由於人在青春期的發育較為快速、荷爾蒙的分泌比較旺盛,使皮脂腺因受刺激而肥大,分泌的油脂增多,皮脂腺開口上皮細胞角化過多,以致堵塞毛孔,油脂無法排出上皮,皮脂管內的細菌分解油脂後,就會形成脂酸,刺激真皮組織,形成臨床上所謂的紅色丘疹膿皰,也就是常見的青春痘了。
其病因如下:
1.毛囊的角化異常:正常的皮膚,毛囊口的角質呈疏鬆排列,而痤瘡患者,其毛囊口的角質除了排列較為緻密外,成分亦稍不同於正常皮膚,因此不易經由正常代謝過程而脫落,進而造成了毛孔的阻塞。
2.雄性素及皮脂分泌旺盛:皮膚的皮脂腺有一個雄性素(男性荷爾蒙)的接受體。人到青春期體內雄性素的分泌會大增,使得皮脂分泌增加,男女皆會,所以青春期易長痘痘。
3.毛囊內細菌增生:痤瘡患者,毛囊內的致病菌主要是初油酸桿菌,它是一種厭氣性細菌,正常情況下是與肌膚共存的常在菌落,不會危害人體,過度繁殖時,會釋放出某些物質而產生青春痘。
4.毛囊口阻塞:除毛囊角化異常及旺盛的皮脂分泌導致毛囊口阻塞,其它如不當使用化妝品,或長期在高溫、油污的環境中工作等,易造成灰塵、油垢將暢通無阻的毛囊口堵住,均較易長痘痘。
5.其它如油炸食物、巧克力、花生等會使痘痘惡化。
傳統醫學則認為本病是由於肺熱薰蒸,以及血熱鬱滯肌膚而成,或因過食肥膩、辛辣等物,以致脾胃生熱、上蘊皮膚而成。
臨床表現
依病變狀況不同,痤瘡的類型也不同。
1.閉鎖性粉刺:又稱白頭粉刺,
2.開放性粉刺:又稱黑頭粉刺,
3.丘疹性痤瘡:以丘疹為主。
4.膿皰性痤瘡:以膿皰為主。
5.尋常性痤瘡:以面皰為主,這種類型最多、最常見。
6.萎縮性痤瘡:以青年人為多,在皮膚表面留下無數萎縮的小陷窩或小疤痕。
7.瘜肉性痤瘡:在丘疹痤瘡痊癒後結痂,並形成瘜肉,主要發生在背部、前胸、肩膀、上臂及臉部。
8.囊腫性痤瘡:發生在皮膚較深部的地方,以發炎性囊腫為主。
9.硬結性痤瘡:久之變成大硬結。
臨床上常以一、二種損害較明顯,油性皮脂溢出往往同時存在。
而且病程纏綿,往往此伏彼起,新疹不斷繼發,有的可遷延數年或十餘年,一般到30歲左右可逐漸痊癒。
另有一種聚合性痤瘡、病程長,不易治癒,多發生於男性,常丘疹、結節、囊腫、膿腫、竇道、瘢痕等多種損害混合在一起。
中醫辨症施治
一、肺熱血熱症:宜以涼血清熱為主。方以枇杷清肺飲加減。
二、腸胃濕熱症:宜以清熱化濕通腑。方以茵陳蒿湯加減。
三、脾虛痰濕症:宜以健脾化痰、利濕清熱。方以加減六君子湯。
臨床上中醫的治療方式除了辨証論治外,嚴重者須配合針灸及外用藥,往往都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預防
一.睡眠要充足。
二.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緊張,情緒要穩定。
三.保持大便通暢,養成每日上廁所的習慣。
四.選用無刺激性肥皂洗臉,每天至少要洗臉三次。(早、午、晚)。
五.避免高脂肪、高熱量及刺激性的食物。
六.儘量避免過度曝晒陽光。
七.不要用手擠壓,以免感染或留下疤痕。
八.不要用類固醇藥膏,避免皮膚留下疤痕。
九.避免濃粧,尤其在晚間應力求皮膚清爽,保持毛細孔通暢,以便讓皮膚得到充分休息,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青春痘藥膳
1.蘿蔔芹菜湯
組成:大紅蘿蔔一個、芹菜150克、小洋蔥一個
用法:以上三種都用水洗乾淨,搗碎絞取汁或入果汁機中榨壓取汁,隨宜飲用,每日一次。
作用:清熱涼血;適用於青少年面生痤瘡。
2.海帶綠豆湯
組成:海帶、綠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
用法:以上各味都用水洗乾淨,玫瑰花用布包好,一同入鍋中加水煮至熟,去玫瑰花,加少量紅糖,隨宜食之。
作用:清熱化痰,活血袪瘀;適用於青少年面生痤瘡.反復不癒。
3.綠豆薏仁湯
組成:綠豆80克、薏仁80克、蜂蜜10克。
用法:用清水把綠豆、薏仁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熬至熟,乘溫時調入蜂蜜,隨宜飲用。
作用:清熱解毒;適用於青少年青春痘。
4.薏仁丸子
組成:薏苡仁20克、豬肉200克、雞蛋一個、洋蔥半顆。
用法:將薏仁搗碎研成細粉,豬肉剁碎,加入雞蛋、鹽、味精、以及切碎的洋蔥等調成肉餡,做成丸子,隨即入鍋中蒸熟即成,可趁熱食之。
作用:消炎清熱;適用於面生痤瘡,瘢痕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