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之中醫治療
過敏性鼻炎是發生於鼻黏膜的過敏性疾病,一般發作時間可能約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患者常見早或晚固定反覆發作的鼻子癢、噴嚏頻頻發作、流大量多次的水狀鼻涕、有時會伴隨鼻塞或者眼睛、咽喉、耳內搔癢的表現,嚴重者,也有流淚、耳鳴、聽力受損的情況發生。若是症狀長期未改善的話,有些患者,因鼻黏膜被長期刺激與發炎反應,會變得肥大,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進而嗅覺減退、或有鼻瘜肉、鼻竇炎等其它更嚴重的鼻病。
一、西醫觀點
本病與接觸過敏源如花粉、粉塵、塵蟎等,非特異性刺激如寒冷、溫度變化等有關。通常患者由呼吸道接觸或吸入過敏源後,體內的IgE(免疫球蛋白E)會引發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造成鼻黏膜水腫,以及眼、鼻發癢等症狀的過敏反應。
二、中醫觀點
中醫稱過敏性鼻炎為「鼻鼽」,中醫認為, 本病的發生有內因與外因兩種。外因常見風寒之邪,侵襲肺衛,肺失清肅,而肺開竅于鼻,必影響鼻竅的通暢,而見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狀。而內因多是臟腑功能失調,臨床常見肺、脾、腎三臟的虛損。
肺氣虛弱,造成衛表不固,腠裡疏鬆,風寒容易乘虛而入。脾氣虛弱,水濕停聚,運化失職,
精氣不能上輸於肺,肺失充養,衛氣不足,內外邪濁壅滯于鼻,因而發為鼻病。久病、過勞,則腎元虧損,陽氣耗散於外,衛陽不足,肺失溫煦,易感受風寒之邪。因此過敏性鼻炎,症狀之所以會纏綿日久,主要是內因為本,外因為標,本虛標實而致病。
三、中醫的治療方法
1、風寒型:噴嚏不斷、清涕不止、鼻腔癢、鼻塞、遇冷易發、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弦、浮緊或浮緩。治法:宜袪風散寒。可用麻黃、桂枝、紫蘇、細辛等發散風寒之中藥,方劑可用小青龍湯加減。
2、肺氣虛寒:清晨或遇冷則鼻癢、噴嚏連作、量多不止、或伴鼻塞、得溫則減、動則汗出、面色白,氣短,見風就怕冷、舌質淡舌苔白、肺脈細弱。治法:宜溫肺補氣,袪風止涕。可選用黨參、黃耆、五味子等補肺氣之中藥,方劑可用玉屏風散合桂枝湯加減。
3、脾氣虛弱:鼻流清涕、反覆不癒、形體消瘦、全身乏力,肢體困重、納少腹脹、大便溏,舌胖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膩、脾脈濡弱。治法:宜健脾益氣,升清化濕。可選用黨參、炙甘草、白术、山藥等補益脾氣之中藥,方劑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4、腎陽虛衰:鼻流清涕、反覆不癒、怕冷,手腳冰冷,每感肩背部有些寒意就會發作,伴頭暈耳嗚,腰膝痠軟,眠差,夜尿多,大便溏,白帶清稀或陽痿早泄,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膩、腎脈弱。治法:宜溫腎壯陽,固腎納氣。可選用山茱萸、菟絲子、肉桂、熟地等補腎之中藥,方劑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
四、自我保健
1、居家環境的改善:如少用地毯、沙發或厚重的窗簾,遠離絨毛玩具、寵物,床單常換洗,常清理空調的過濾網,以避免過敏源如塵埃、塵蟎、花粉等的刺激。
2、不喝任何冷飲,在冷氣房久待宜穿長褲,勿穿短褲短裙,避免受寒。
3、注意氣候溫度變化、濕度的調節。
4、避免過食生冷、油膩、魚蝦等腥葷之物。不宜多食寒性食物, 如西瓜、葡萄柚、火龍果、梨子、椰子、綠茶、奶茶等。菸、酒、油膩、太鹹或 太辣等刺激性食物,因易刺激黏膜,也容易誘發過敏。
5、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防止受寒。
6、注意情志調節,防止情志抑鬱、五志化火誘發本病。
五、臨床醫案
女,10歲,早上頻頻打噴嚏、流清涕多次,伴隨鼻塞,自3歲起曾吃西藥一年多治過敏,平時消化不良,食慾差吃飯慢,手腳冰冷。肺脈:浮弦,脾脈:虛無力,腎陽脈、腎陰脈:皆虛無力,舌形偏瘦,舌淡紅薄白苔。辨證:風寒襲表,脾腎兩虛。當症狀嚴重時,以袪邪為主:發散風寒藥為主藥,而患者症狀減輕時,以扶正為主:補脾腎藥為主藥。兩者交替依脈證施藥,數月後,過敏性鼻炎症狀明顯改善,食慾也恢復正常。
六、結論
目前西醫治療過敏性鼻炎,使用的西藥主要以抗組織胺的藥物為主,但抗組織胺卻可能有嗜睡、疲倦、暈眩、四肢無力、視力模糊、口乾舌燥、便秘、排尿困難、心律不整等的副作用,易損傷正氣。且長期服用後,部份患者會有抗藥性,導致效果變差,久之也許會引發其它更嚴重的鼻病,並且長期用抗組織胺抑制免疫系統的結果,未來可能造成其它西醫也無解的免疫系統疾病。
中醫對於過敏性鼻炎即是以扶正祛邪的理論治療,病機主要有內外因兩種,外因則以袪風散寒為主即為祛邪,內因則是透過改變體質,改善臟腑的虛損,從而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恢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即為扶正。因此能讓人體提高對過敏源、病原菌的抵抗力並適應外界溫度變化。總而言之,對於患者臟腑的虛損,目前西醫是完全無扶正的藥物,但中醫對於扶正的藥物確是強項,因而能達到治療與預防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