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醫訊

頭痛

          頭痛       李玉萍醫師

      大多數人都有過頭痛,害怕是不是腦袋長了甚麼不好的東西,但其實大多數的頭痛是不會有大問題的。造成頭痛的原因有很多,輕至僅由壓力、肩頸痠痛引起的;嚴重的可能是由於威脅生命的腦炎、腦癌、腦膜炎及顱內動脈瘤的問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頭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自覺症狀,治療上需針對引起頭痛的原因或疾病來治療。

醫案--

一、58歲女性自述前一日開始頭痛,左右太陽穴痛,診療後認為是由肩頸部肌肉緊繃僵硬引起,經連續兩天熱敷、針灸治療後頭痛已無。

二、54歲女性頭痛昏沉已一個月,同時有更年期潮熱盜汗的症狀,經四診合參診斷屬中醫的內傷頭痛,經藥物治療數月後,現在頭痛的時間、強度及頻率已大幅改善。

中醫觀點--

中醫將頭痛分為「外感頭痛」與「內傷頭痛」二大類。以下列舉數種證型:

一、外感頭痛: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外邪引起的頭痛,來得快去得快,但處理不好,日久遷延,會成為慢性頭痛。

1.外感風寒:頭痛有時連及項背,或有緊束感,遇風寒則痛劇,得暖則緩,喜戴帽,畏寒發熱,骨節痠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治宜疏風散寒,方用川芎茶調散加減。

2.外感風熱:頭脹而痛,遇熱加重,痛甚如裂,發熱惡風,口乾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清疏風熱,方用芎芷石膏湯加減。

3.外感風濕:頭重如裹,昏沉疼痛,陰雨加劇,胸悶不暢,舌苔白膩,脈濡或滑。治宜祛風勝濕,方用羌活勝濕湯加減。

二、內傷頭痛:"腦為髓之海"主要依賴肝腎濡養及脾胃運化水穀使氣血上充於腦,故內傷頭痛與脾、肝、腎有關。

1.肝陽上亢:眩暈而痛,偏於兩側,或連巔頂,煩躁易怒,怒則加重,舌紅少苔,或苔薄黃,脈弦或細數。治宜平肝潛陽,方以天麻鉤藤飲加減治之。若屬肝旺火盛,當清瀉肝火,以龍膽瀉肝湯主治。

2.腎虛頭痛:頭腦空痛,疲勞無力,耳鳴少寐,舌苔少,脈細無力。多因稟賦不足,腎精久虧。治宜養陰補腎,方用大補元煎加減。

3. 痰濁上蒙:頭痛頭昏,眩暈,胸悶脘痞,納呆,舌苔白膩,脈弦滑。多因平素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調。治宜化痰為主,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

4.瘀血阻絡:痛處固定,經久不癒,痛如錐刺,或有頭部外傷史,舌質紫,脈細澀或沉澀。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方用血府逐瘀湯主之。

5. 血虛陰虧:隱隱頭痛,頭暈,心悸少寐,目澀昏花,面色白,唇舌色淡,脈細而弱。治宜養血為主,方用補肝養榮湯。臨床上往往氣虛血虛並見,當氣血雙補,方用八珍湯或歸脾湯。

      還有一種,只有頭痛沒有其它症狀,一般在心裡有事、情緒衝突或有壓力時才有症狀,這類患者平時較易緊張,臨床除了用藥物(如:丹梔逍遙散)治療外,有時也需要給予適度的精神撫慰,或是作一些放鬆訓練。

      除了藥物治療外,有些穴位也有助於頭痛的緩解,例如:百會穴、太陽穴、印堂穴、風池穴等。

頭痛的平時照護,例如:平時須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適度的運動,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情緒起伏不宜過大,避免過度緊張或生氣。注意飲食,避免辛辣之物,也不暴飲暴食等。

結論--

      頭痛可以是輕微的原因引起,但也有些是會危及生命的,所以要留意自己頭痛的部位、時間、疼痛的程度等等的變化,不要輕忽任何身體上的不適。到底自己的頭痛要不要看醫生,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如果有以下這些情況,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1.突然劇烈的頭痛,從來沒有這麼痛過。

2.頭痛伴隨意識變化。

3.頭痛伴隨發燒、噁心嘔吐。

4.有局部的神經學症狀,例如講話講不清楚、複視、手腳無力等。

5.在劇烈運動時發生的頭痛。

6.最近曾有過頭部外傷的病史。

7. 越來越痛的頭痛,或是服用平常的止痛藥,卻仍然無效。

8.有免疫功能缺陷的問題,例如有惡性腫瘤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