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治療 洪淑英醫師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疾病,常造成痛經、月經失調、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其不孕症的比例甚至高達三分之二。就疼痛來說,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70%有經痛,25%有慢性骨盆腔疼痛或深入性的性交疼痛。其它的症狀與病灶發生的部位有關,如影響膀胱可造成頻尿或經期之血尿、若影響直腸則可能有便意感或經期之便血等。臨床上的出血或疼痛,若與經期有關都要懷疑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其成因相當複雜,大致是因月經逆流、免疫系統異常、基因缺陷或因血液淋巴系統傳送,致使子宮內膜組織轉送至腹腔、卵巢、輸卵管、大腸、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甚至附著在肺部、淋巴結等處而造成。常見者如長在卵巢內形成“巧克力囊腫”,或附著在子宮肌層稱為“子宮腺肌症”。它會破壞女性的生殖系統,而且有轉移、復發和很難痊癒的特性。它可能是終身性的疾病,如影隨形的“疼痛”和“無後”的陰影令許多患者無法釋然,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重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工作、甚至影響我們對生命的觀點和看法。
根據此病的臨床表現,乃屬中醫“痛經”、“癥瘕”、“無子”、以及 “月經不調”等範疇。
中醫病因
中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異位的內膜有周期性的出血,蓄積於局部,並引起其周圍組織纖維化,此為“離經之血”,稱蓄血或瘀血。其病位在下焦、胞宮、胞絡為病。其致病原因多在患者體質虛弱,尤其“先天之本”之腎虛的前提下發生。腎虛則氣行無力,造成氣虛血滯血瘀,而引起痛經、月經失調、不孕、性交痛等症。
臨床表現
1.痛經:特徵為繼發性和漸進式加重。多數患者於初經最初幾年內無症狀,繼後出現痛經,逐年加劇。疼痛位於下腹及腰骶部,可放射至肛門、會陰、陰道及大腿內側。疼痛常於經前1~2天甚至周期後半期開始,持續整個行經期,一般於經期第1天最嚴重,後漸減輕,至經後消失。多為下腹脹墜痛,嚴重者輾轉不安、噁心嘔吐、腹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難以忍受甚至暈厥虛脫。盆腔病變較嚴重時,可出現經常性下腹痛及腰骶部疼痛。
2.不孕:4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伴不孕。不明原因的不育婦女腹腔鏡檢查,發現20~35%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不孕機會幾乎為正常人的20倍。
3.月經失調: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常表現經期延長、月經後期、經量增多等。
4.其它:異位內膜位於子宮直腸陷凹,宮骶韌帶或陰道直腸隔處患者,多有性交痛和肛門墜脹感、時有便意;於腸道則有腹瀉、便秘、經期排便痛、甚至周期性便血;位於膀胱則有周期性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臨床檢查診斷
- 侵犯子宮壁: 會造成子宮壁肥厚增大而疼痛,經血過多或壓迫膀胱,造成頻尿腹脹,此病又稱為子宮肌腺瘤或腺肌症。
- 侵犯輸卵管:造成輸卵管水腫沾粘不通,導致不孕。
- 侵犯卵巢:造成卵巢血瘤與卵巢功能破壞, 卵巢血瘤因其中血液積存日久呈咖啡色黏稠狀,故又稱為巧克力囊腫。
- 侵犯腸道:導致腸沾粘,易引起脹氣,排便不順,腹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造成腸阻塞,而需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 侵犯陰道或皮膚傷口:引起局部腫塊疼痛出血。
中醫辨證論治
1.氣滯血瘀型
主症:漸進性痛經,經前或經期小腹呈脹痛,痛處固定,經來不暢,淋漓不盡, 或經來量多,血色紫黯有塊,塊下則疼痛減,胸脅、乳房作脹,或腹中有塊,固定不移,經期腫塊脹痛明顯,舌質紫黯,舌邊或有瘀點 ,脈弦澀或弦緩。
治法:理氣活血、逐瘀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
2.寒凝血瘀型
主症: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或經期絞痛,喜溫,得熱則舒。經行不暢,淋漓不盡,或經行量少,經色紫黯有塊,面色蒼白,肢冷,畏寒,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活血祛瘀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
3.氣虛血瘀型
主症:常有多產,或墮胎人流史,月經先期,量多,色淡,月經延長,或崩漏伴小瘀塊,小腹墜痛,會陰及肛門墜感,經來二便意頻,或便溏,舌淡胖、齒印,脈細緩。
治法:益氣活血,祛瘀止痛。
方藥:舉元煎和失效散加減。
4.瘀熱互結型
主症:除血瘀徵外並有熱象,經色深紅或紫紅,質稠有塊,經期發熱,口乾思飲,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清熱調血湯加減。
5.腎虛血瘀型
主症:婚久不孕,月經延後或量少,淋瀝不盡,色黯淡,有血塊,經期、經後小腹、腰骶、少腹墜脹作痛,平素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眠少多夢,納呆便溏,舌質紫黯,或舌邊尖有瘀斑、瘀點,脈沉細弦。
治法:補腎養血,活血化瘀。
方藥:補腎活血方加減。
針灸治療
針刺:針刺行間、中極、氣海、地機、血海、關元、歸來、天樞、三陰交、、等,視其證型而取穴。
灸:神闕、中極、關元、三陰交、、等。
預後
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症狀多樣,給患者帶來多方面痛苦,但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望取得較好療效。
飲食調理
經期前後忌食生冷寒涼之物,以免寒凝而使血瘀加重;經血量多或有內熱者,應忌食辛辣香燥之品,如辣椒、咖哩、狗肉及蝦、蟹、鯉魚等。以防動血及蘊熱更甚。
保健藥膳
1.芎歸芍糖茶
材料:川芎、當歸各10g、赤芍15g、甘草12g、紅茶6g,紅糖適量。
製法:水煎去渣取汁,當茶飲,每日一劑。平日經常飲用之。
功用: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適用於血瘀患者。
2.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20g、羊肉250g、生薑5片、大棗10~15枚。
製法:共煮湯,食肉喝湯,經常服食。
功用:有活血、補虛、止痛功效,適用於體虛患者。
3.雞蛋芎酒飲
材料:雞蛋2枚、川芎9g、黃酒適量。
製法:將雞蛋、川芎加水600cc同煮,蛋熟去殼再煮片刻,酌加黃酒食蛋飲湯。每於經前3日開始服,每日一劑,連服5日為一療程。
功用: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血瘀型。
4.粳米桂心粥
材料:粳米60g、桂心(研末)5g。
製法:將粳米加水600cc煮粥,半熟時加入桂心末煮至粥熟,於經前2日開始,每日一次,連服一週。
功用:具有溫經化瘀的功效。適用於寒凝血瘀型。
5.桃仁粥
材料:桃仁15g、粳米50g、紅糖適量。
製法:將桃仁搗爛,加水浸泡,研汁去渣,與粳米同入砂鍋內,加水500cc,用文火煮成稀薄粥,隔日一服,早晚各一次。
功用: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各種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6.仙茅淫羊藿燉乳鴿
材料:乳鴿1隻、仙茅10g、淫羊藿15g、大棗10個。
製法:將乳鴿去毛,宰後去內臟,洗淨切小塊,仙茅、淫羊藿、大棗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後即可隨量飲用。
功用:可溫腎益氣。適用於腎陽虛之患者。
7.枸杞子魚鰾羹
材料:魚鰾50g、豬瘦肉100g、沙苑子15g、枸杞子20g。
製法:將魚鰾用清水洗淨,切小段;沙苑子、枸杞子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小塊。把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功用:可滋腎益精,養肝止血。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腎虛不孕、月經不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