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醫訊

從粒線體能量代謝免疫發炎談癌症

從粒線體能量代謝免疫發炎談癌症

           免疫發炎過敏系列二十三彭武成醫師2018 11 23

一、導言:戰勝癌症言之過早

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10月1日揭曉,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與美國德州大學教授艾利森,為癌症治療建立了一整套刺激自身免疫系統的內在能力,以攻擊癌細胞的新原理,徹底革新癌症的治療方法,貢獻人類,因而獲頒此殊榮。

癌症的相關研究超過一世紀,全世界皆投入相當龐大的科學研究,但是癌症並沒有被控制的跡象,甚至有很多國家罹癌的人口比例已由四分之一增至三分之一。

現代主流看法認為癌症是複雜到難以理解的基因性疾病。免疫療法也僅對百分之二十五的癌症患者有效,而且只是延長病患幾個月至幾年的壽命,不僅費用很貴而且副作用大,而手術、放療、化療、標靶療法…等,也皆會再引起身體細胞粒線體呼吸代謝失常,元氣大量消耗及其他免疫系統的病變,癌細胞甚至會產生抗藥性,從標靶療法中逃脫又轉移。所以真正的致癌起源點似乎尚未找到,說要戰勝癌症,尚言之過早。

二、單一疾病的震憾

最近看了不下十幾本關於癌症方面的書,每位作者都有獨特的見解。其中讓我覺得最震撼的是美國耶魯大學的湯瑪斯西佛里德博士所寫的「癌症代謝療法」,他從事癌症神經生化遺傳學三十年研究,也引證很多其他癌症學者的研究,認為癌症的形成絕大部分是源自細胞粒線體能量代謝不足後,產生「補償性發酵不可逆損傷的單一疾病」;而年齡(主因)、病毒感染(約占15%)、罕見遺傳性突變、放射線、致癌物質、組織缺氧、免疫發炎、營養不足…等,皆會導致細胞粒線體呼吸能量不足而啟動基因組不穩定與細胞突變性引發癌症。總歸來說,他認為:「致癌作用的起源是存在於細胞質中的粒線體,而非細胞核中的基因組」,即是所有的癌細胞其粒線體是不完整而有缺陷的。他認為當癌症被視為一種呼吸不足下的代謝疾病時,癌症才可以有效的被預防與治療。

三、生物生命細胞粒線體的演化與宇宙物質能量息息相關

沒有太陽,地球絕不會有生物生命的奇蹟出現,太陽輻射達到地球的光能被綠色植物的葉綠素行光合作用成為NADPH+「生物的能量」來源。而建構生物的無機有機物質及酵素分子等,多存於宇宙大自然中。陽光、空氣、水也是我們生命所必需的主要元素,「細胞粒線體呼吸作用」是細胞粒線體將這些元素氧化磷酸化分解,並轉化為能量維持生命的過程。

我們人體每個細胞中平均有三百至四百個「粒線體」,所以人體內約有一萬兆個粒線體,它是由原核細胞寄生真核細胞,由無氧環境進入有氧生態演化而成,它具備自體的DNA與酵素,它將攝入外界的物質在細胞內產生「醣酵解作用」、「TCA克氏循環」、「氧化磷酸化循環」等呼吸作用,共同參與能量代謝與自體增殖。

細胞正常生理狀態下的ATP水解所產生的「標準能量」被稱為「△G'ATP」,並且調控穩定在-53與-60kJ/mol。細胞內的代謝衡平,絕大部分取決於電子呼吸鏈及細胞膜泵的能量供給;諸如胰島素與升糖素等賀爾蒙也會調控全身系統的能量衡平,以維持每個器官細胞中穩定的能量,如果細胞泵的能量供給不足受損,全面性的細胞粒線體功能異常就會出現。

總而言之,粒線體它已經過二十億年的演化修改,僅利用幾條引導電子流經過呼吸鏈,靠著泵送質子穿過細胞膜所形成的梯度,就產生我們所有的能量元氣,是這種令人難以相信的方式打造了我們的生命。

四、氧化還原與癌症老化

正常細胞生理狀態下水解所產生的大部分ATP,是藉由氧化磷酸化(OxPhos)所產生的,這個作用所產生的能量大約占了細胞總能量的89%,約36個ATP,這個作用需要氧。而初始的醣解作用與TCA克氏循環作用不需要氧,它則僅產生11%約四個ATP總能量。「癌症代謝療法」作者西佛里德博士認為,當粒線體產生氧化磷酸化能量不足損傷時,癌細胞出現後就是利用這個,醣酵解與TCA作用產生補償性發酵產生能量存活生長突變的。

2014年國衛院院長龔行健與清大等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期刊發表論文指出:有一控制癌細胞生長的「關鍵醣解酵素PKM-2」它就像「守門人」一樣,在細胞粒線體氧氣充分之下,會把絕大部分葡萄糖轉化成為能量與二氧化碳水,但是如果它跟前列腺癌及乳癌的高度致癌因子JMJD5結合後,就會改變細胞粒線體的新陳代謝路徑,僅用少量的葡萄糖就可進行有氧代謝,其餘大部分的葡萄糖都進行醣解作用,變成乳酸,氧化還原促使腫瘤生長。

發酵作用是在氧氣缺乏下來自葡萄糖的乳酸生成,哺乳類的胚胎中以及我們劇烈運動下的肌肉中皆會生成乳酸發酵,它會發酵生成氧化還原態的NAD+(菸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是物質失去電子而還原是物質再得到電子)。乳酸基本上是葡萄糖不完全氧化下的代謝廢物,因此必需儘快的從微環境中移除。但是NAD+是一個氧化還原的重要輔酶,在細胞產生能量及DNA修復及抗衰老過程中都扮演關鍵角色。近年來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大衛辛克來教授,證明NAD+可逆轉小鼠老化細胞,原本認為這是預防腫瘤發生的機制,而且研究發現不再生長的衰老細胞;還會釋放出大量激素與發炎物質,促使周邊細胞一同衰老。因此「減少發炎的氧化傷害及補充NAD+的營養」,將是抗衰老及預防癌症的新方向。

五、「熵entropy」與MALT

1923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到中國講學,用到entropy這個詞,胡剛復教授翻譯時靈機一動,把商加上火字旁而創造了這「熵」字。聖捷吉爾形容「癌症是熵的一個增加狀態」,由不可預測性與混亂所支配,熵的量度正是能量退化的指標,生物學認為生物就是「負熵的過程」,也是一種能量增加的混亂程度,「熵」這個字約20年前的一篇「從虛火大、自由基、MALT談臨床治療的另一條思路」文章中有談到,MALT是免疫系統中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的英文縮寫,它包括呼吸、胃腸、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下層,是人體對外界微生物感染最容易最多也是最前線的地方,它會引發各種免疫發炎過敏退化性、等疾病,這些部位的免疫防衛反應極為重要。

根據研究,大部分轉移性癌症源自於骨髓性細胞的呼吸受損,可能與巨噬細胞以及腫瘤性上皮細胞之間的雜交狀況有關,而這裡的免疫發炎是最多最久的部位,也是巨噬細胞與黏膜上皮細胞交會最密切的地方。在MALT的長期慢性發炎刺激下,一定會產生粒線體的呼吸能量不足及自由基滲漏的氧化損傷,就會增加罹癌的風險。

根據我門診四十年的經驗,一定要在MALT的部位有感染而慢性發炎時就要好好把它調養治好。可減少粒線體呼吸能量不足引發的各種症狀如失眠、疲勞、焦慮、力不從心等,以及過敏、自體免疫、慢性發炎等疾病。也可減少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或是老化、癌症的出現,並且保有自己健康優良的生活品質。為何不立刻就去做呢?

六、中醫的理論:天人合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火為元氣之賊

中醫內經云:「天地俱生,萬物俱榮。」這是中醫天人合一,與宇宙物質能量息息相關的看法。當時中醫的各家學說如:傷寒學派、火熱學派、溫病學派、溫補學派等,都不了解粒線體能量代謝與免疫發炎細胞間的分子機轉,雖有這些概念但是不知其所以然。而中醫的理論把「氣」當作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就是氣的變化,而把「火」視為細胞能量代謝免疫發炎爭鬥的變化過程,而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六氣皆能化火」、「氣有餘便是火」、「火為元氣之賊」、等說法,火為造化生息之機不能不動,也不能妄動,因此「調氣必先制火,降火必先滋陰。」「滋陰降火」其實就是減少免疫發炎能量代謝時ROS自由基氧化傷害的意義,這也是保護粒線體健康最好的方法,當然生活型態的改變及飲食營養的均衡也相當重要。癌症可以說它是萬病之王。癌症似乎看是非常複雜的疾病,但是就如上面的論述,癌症僅是細胞中粒線體呼吸不足引起的單一疾病,所以保護粒線體的呼吸能量衡平,不受氧化損傷就能預防降低癌症的風險。這就是中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原理。